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有神经基础的广泛发展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缺陷、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与他人交流技巧非常薄弱,也无法理解情绪,就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国内这样的患儿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市六院儿童康复科主任陈素环提醒,根据自闭症诊断标准,典型的自闭症症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障碍、兴趣与行为异常。
误区1:
两三岁孩子不会说话很正常
有些老人认为孩子出生到两三岁还没说话是比较正常的,有些孩子语言启蒙比较慢。现实中,有一半以上因为这样的误解而延误了病情的发现。陈素环主任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到两三岁时还不会说话,在排除聋哑的情况下,如果孩子还同时出现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某一行为如转圈等这些自闭症典型症状,就应当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自闭症的治疗是越早越好,3岁以前是治疗最佳期。
误区2:自闭症是天才
有些自闭症孩子在语言或者计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比如能大段背诵报纸上的新闻,心算复杂的数学题。家长故此认为孩子是某方面的天才。事实上,即便他们有这种天赋,但是无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依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自理。家长们不要寄希望于自闭症孩子成为天才,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训练,99%的还是会成为残疾,除非孩子的症状比较轻。
误区3:自闭症是不治之症
一位妈妈深有感触地说:“自闭症终生无法根治,在父母眼中,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这种观点认为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将要悲惨忧愁地过一生。其结果直接影响患儿的父母,妨碍治疗的正常进程。
陈素环主任提醒,不管患者年龄多大,家长、医生都不要放弃,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只要坚持是可以看到希望的,世界上都曾经有这样的成功案例。
本报记者 刘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