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美食旅游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9月24日 星期

秋季登山的知识你掌握了吗


秋高气爽,景色宜人,又到了登高远望的好时节。不过这登山也是大有学问的,面对自然环境的危险性,结合自身健康状况,登山的正确姿势你必须知道。

登山的好处了解一下

户外登山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陶冶精神、磨炼意志,拥有众多的爱好者。

登山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高神经系统机能,增强肌肉力量,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以及灵敏度和柔韧性;登山运动的运动量高于一般的散步或慢跑,更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增强体质;登山运动还有愉悦放松、降低忧虑、加强与他人交流沟通的作用;登山是强身健体、修养身心,提高身心综合素质的理想运动方式之一。

登山的常识你得知道

登山首先要选择适合的登山点,应以安全性为前提,攀登难度应符合自身的运动条件。此外,登山时间也有讲究,应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山前应了解地形及气候,选择合适的鞋及衣服。此外还要记得随身带水,必要时可使用登山杖。值得一提的是,负重不要超过身体重量的四分之一。

登山前先热身:登山前应先做一些准备活动,特别是下肢,可以压腿、屈膝、活动脚踝等,防止肌肉、关节僵硬。

注意登山姿势:上山时两膝自然弯曲,身体前倾,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两腿用力攀登,两臂协调摆动;下山时注意膝盖处略弯曲,身体直立或稍后仰,不可速度太快或奔跑。

速度适宜,不可勉强:开始登山时应采取慢速,适应一段时间后可逐步加快速度或维持在一个平和的速度,可采取比平地行走稍缓慢的速度,这样可以走得久而舒适。切不可透支体力,每次登山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每周登山的次数最好不要超过三次。

这些人群登山要小心

一些特殊人群登山一定要慎重。

老年人群:山区日夜温差大,因此老年人群登山,一定要先掌握山区的气候状况。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排热及抵抗低温、风雨作用的衣物;登山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应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评估自身进行登山活动的能力。

慢性疾病人群:登山对慢性疾病患者不一定适宜。高血压患者如血压波动大,心、脑、肾等器官存在不同程度老化和血管硬化,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登山时易发生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专家提醒,如果平时有头昏、眩晕等症状,就更不适合登山了。此外,糖尿病患者如已有足部病变,或下肢血管病变,也不适宜登山。登山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大大增加,容易受伤,对于关节本身有伤病的人群来说也不适宜。据《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