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旅”与“游”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旅”字,本义具有多重含义,或指经商之人,或指客栈馆驿,或指旅行者。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诠释到:“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地方,谓之为旅。”这里的“旅”指的是旅居异乡的旅客,即通常所指的旅行者。“游”字,含有遨游、游览之意,今人所谈及的旅游活动,古人常以“游”字一言以蔽之。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记载:“游可引申为出游、嬉游,俗作游。”这里所说的“出游”,指的是出门旅游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