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途中驻扎在江西省莲花县的甘家村,村里的老百姓误以为是军阀来了,便四处东躲西藏。当时,战士们又累又饿,却一个老乡也找不到。一筹莫展之际,一个炊事员在一间破陋的矮房墙角发现了半缸大米。没见到老乡本人就拿走人家的东西是违反纪律,但想到正忍饥挨饿的战友们,炊事班班长犹豫起来。最终,为解燃眉之急,他把老乡家里的半缸米做成了饭,让战士们先填饱肚子。
当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狠狠地批评了炊事班班长,严肃申明革命纪律,并责令部队务必照价赔偿。待部队离开后,米缸的主人陈娇枝回到家里,发现家里半缸米没有了,米缸里塞了一床棉絮和一封信,信上写着:“老乡对不起,我们到你家时找不到人,吃了米缸的米,留下一床棉絮作为补偿,请收下。”从此,这口米缸成了陈家的传家宝。
1969年,陈娇枝将这口米缸捐赠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人民子弟兵自觉遵守群众纪律的动人故事,在甘家村世代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