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明风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

闲不住的村支书

柯小海(左二)和村民聊天。

冬日暖阳,洒向黄土高原的沟峁山梁。庄稼人一年中最闲适的时候,柯小海却还是闲不住。

“明年我们准备修通到黄陵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路,路基刚刚打好,等翻过年就开工!”一见到记者,他兴奋地把话题拉到明年的工作上,笑容中信心十足。这位陕西省黄陵县双龙镇索洛湾村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村干部20年来,带领村民把偏僻的“穷苦湾”建成远近闻名的“幸福湾”。

“一心为公就没难事”

修通旅游路、提升村里景区的品质、打造一个湿地公园……在柯小海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明年的工作计划已列出不少。

“喏,你看,那是村里正在建的宾馆,我们想把全镇老人集中到这儿做日间照料。身体好、有兴趣的还可以当志愿者,给游客讲讲民俗,再拿一份工资。”说得兴起,他激动地握了握拳:“咱村富了还不够,要让整个双龙镇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熟悉柯小海的群众知道,这话从他嘴里说出,就一定会有“响动”。因为20年来,他一直是这样做的。

索洛湾,曾是恶水穷山。正因为如此,1999年,已在外面闯出一番光景的柯小海回村竞选村干部时,乡亲们惊奇又不解。

“一个人富了,村里人还受穷,我怎么能安心呢?我一定想方设法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在向老支书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柯小海吐露心声。

被老乡“试一试”选出来的村民组长“小柯”,顶着风凉话走马上任。当时的索洛湾村办小学年久失修,冬天孩子们冻得瑟瑟发抖。柯小海点起“第一把火”,决定翻修学校。村里没钱,他带头垫资垫物,还当起小工带着党员没日没夜干。两个月后,10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在村民惊奇的眼神中竣工。

“你这个后生,还真有点本事!”乡亲们伸出大拇指,柯小海感慨万千:“只要你一心为公,就没啥难事!”

“我不能辜负大家”

行走索洛湾,柯小海的“金点子”随处可见:采摘园、跑马场、仿古街,相映成趣。村里开发的峡谷寨景区内,流水潺潺、曲径通幽。

“小海脑子活,认准的事,敢干!”村民张军朝说。2003年,黄陵矿业公司2号煤矿落户索洛湾,运煤车络绎不绝。已担任村支书的柯小海敏锐嗅到商机,探索出一条“土地入股、集体经营”的路子。不久,占地20余亩的停车场建成,第一年就给村集体带来100多万元收入。

2007年起,柯小海又带领村民成立运输公司、工程公司,还把农业合作社升级为集体控股、村民入股的农业开发公司。年轻人纷纷回流,在家门口找到营生。

2013年,柯小海想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一听纷纷摇头:“几辈人都守着这山沟沟,有啥逛头?”柯小海倔脾气上来,一家一户做工作,“那么多地方搞旅游都发了,咱好山好水,咋就不行?”

峡谷漂流、卡丁车场、农业观光园……柯小海的蓝图打动了淳朴的老乡,村民很快凑齐了50亩土地。“地是农民的命啊!大家把‘命’给了我,我咋能辜负他们?”柯小海彻夜难眠。在村民大会上,他含泪表态:“一定把景区发展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索洛湾已是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景区,上百位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村民都是我亲人”

“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经济要发展,必须让群众参与进来。大家拧成一股绳才有劲儿!”柯小海“金句”频频。

为攒足这股劲儿,索洛湾党支部立下规矩:村里项目收益都按一定比例留够集体的,余下的给村民分红。

今天的索洛湾,每名村民年终可享受1万元“真金白银”的分红,村委会替大家代缴养老金和合疗费。每个月,村民家都会收到米面油、日用品等“大礼包”。多年来,索洛湾累计为村民分红3000多万元,人均分红逾15万元。

在索洛湾,大到工程项目谋划,小到生活用品发放,都是村民商量着来。对干部,柯小海定下“不贪不占不拖拉”的原则,并以身作则。

村里人说,柯小海心肠好,见不得人受苦。村民杨生杰夫妇因故去世,柯小海将他们11岁的孩子杨亮宝抚养成人,为他找工作、办婚事;他资助过的贫困学生,有50多人。

“村民都是我的亲人。”柯小海说,只要在岗一天,他就没有闲下来的理由。“我的责任,是为大伙儿守好这个家。”

据新华社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