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山东省威海市推出城市个人信用积分“海贝分”,经过近一年施行,威海上下形成了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为让信用工作重心由基础建设转向深化应用,推动“海贝分”在社会各领域更加广泛地应用,近日,威海市下发了《威海市信用“五进”工程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据了解,信用“五进”工程包括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工程分三个阶段,到2020年年底在威海市全面铺开。
《计划》规定,作为企业,首先要加强职工的诚信管理。企业要建立职工综合信用档案,制定职工信用管理量化评价标准,引导职工关爱自身信用记录;推广使用“海贝分”,将其与职工招聘、内部竞岗等挂钩;对企业高管人员、个体工商户等重点人群,开展信用预警。
《计划》还鼓励个体工商户在店内显著位置,公开张贴商户信用承诺书和其法人代表的个人“海贝分”二维码,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信用进校园要全面推广“海贝分”校园应用。建立教职工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将“海贝分”与教师职称评定、评先选优等挂钩,有效发挥其在规范从教行为、严肃师风建设上的作用。鼓励高校建立教职工和大学生的信用管理体系。
《计划》强调了机关信用表率的重要性,在信用进机关中,加强公职人员诚信教育,健全公职人员诚信档案,完善守信践诺机制,健全信用核查机制。
在信用进社区、进农村中,《计划》将从建立诚信档案、发挥“海贝分”激励作用、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在农村,建立农村居民信用评价体系,与村居福利发放、发展党员、评先选优等挂钩。在社区,将社区居民的善行义举、参加公益劳动情况以及不文明等行为纳入其中,引导社区居民通过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活动等提高信用积分。
据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