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海
2019年,我市将畅通漯河“治堵行动”纳入民生实事,要求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对市民免费开放停车位和卫生间,此惠民举措大受群众好评。(详见本报12月27日01版《单位免费开放厕所停车位》)
我市要求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对市民免费开放停车位和卫生间,这一举措不仅传递出相关单位大气开放的胸怀,也彰显出政府部门关注民生的责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思维。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对于这样的共享资源,每一个有需求的市民,在开心享受这项“福利”的同时,更应当用文明倍加珍惜与呵护。首先,不能因为免费了共享了,就随心所用,滥用资源,比如出门逛街能步行就尽量不要开车,争取把有限的资源让给更有需求的市民;其次,要爱护共享资源,停车要有序,卫生要保持,文明要遵守,唯有共同珍惜共享资源,才能共享更多的资源。
事实上,不仅是停车位和卫生间,很多共享资源都是如此,在感恩主体单位释放共享资源“福利”的同时,作为共享资源的受用者,都需要好好珍惜、用心呵护。比如,为了解决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很多学校在晚上和节假日都会对外开放运动场地,但有不少市民在进入场地健身时大声喧哗,随意吸烟,乱扔垃圾,甚至破坏场地设施等。也正因此,很多企事业单位其实都不太愿意对外共享内部资源,并不是因为小家子气,而是对受用者的文明素质深感担忧。
共享资源的推出往往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大文明指数,而对共享资源的使用态度则体现了个别市民的小文明指数,唯有“共享”的同时“共护”,共享资源才会走得更远、更久。
投稿方式: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为好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