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明
俗话说:“进入腊月就是年”。12月26日,农历腊月初一,这代表着年关已近,依照过去的年俗,进入腊月就要开始办年货了。舞阳县城的年味已经扑面而来,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腊月初一会在这一天拉开了过年的序幕。12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舞阳县城,一睹这里腊月初一会的盛况。(详见本报12月27日02版《舞阳腊月初一会 拉开过年序幕》)
一提到过年,有不少人总会发出年味越来越淡的感慨,以前生活条件艰苦的时候,人们总是盼望着过年,因为能够吃好饭、穿新衣、放鞭炮,那时的过年更多的是对富裕生活的期盼。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的用的都可以买得到,对物质生活上的期盼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聚会、喝酒、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成了过年的主要消遣方式,难免会让许多人觉得年味有些淡。
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着手,通过策划、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无疑是帮助人们找寻年味的有效途径。透过新闻报道我们看到,《漯河晚报》推出《年味漯河》栏目,用文字和镜头讲述我市各地原汁原味的年俗,为公众了解各地年俗文化打开了一扇窗,让公众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从这一层面讲,《年味漯河》栏目的推出,是献给公众的一道文化大餐,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当然,除了新闻媒体加大对各地年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之外,有关部门也要积极行动起来,让过年多些“文化味”,比如,通过开展戏曲、小品等精彩节目走进基层乡村和社区,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艺的魅力;通过办庙会、灯展等,让人们拾起曾经美好的记忆……这些都能够帮助广大群众找寻到浓浓的年味。因此,对于有关部门来说,不妨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多给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年货”,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中来,这样新时代的年味也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