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

“举手之劳”背后是大爱


□费伟华

张继根今年68岁,他是邻居口中的“老张”,是银鸽西家属院公认的热心人,30多年来,无论谁家有事,只要叫一声“老张”,他都会尽力相帮。(详见本报12月27日04版《义务服务邻里30多年》)

张继根年轻时,做过木工、电工、钳工,邻居们知道他的手艺,常常会请他帮忙。由于有一副热心肠,对于大家的请求,他从来没有拒绝过,已义务服务邻里30多年。更令人感动的是,老张对于自己所做的好事,总是淡淡地说道:“这都是举手之劳,大家是邻居,应该的。”

一声“举手之劳”,虽说得轻松,但坚持30多年实属不易。由此笔者在想,人生在世,该留下点什么应当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但很多时候,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是凡人做不了大事,也就从来没有想过究竟留下些什么。有的人甚至还十分吝啬,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不愿意让座;见到残疾人过马路,不愿意扶一把;发现地上的垃圾不愿意捡一下……好像这些小事无多大意义,做与不做都无所谓。从张继根的故事中,我们是否读懂了伟大寓于平凡之中的道理,看到了举手之劳的平凡之举,也会书写精彩的人生。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笔者以为,张继根老人的故事,虽然很平凡,但平凡之中显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他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每当别人有需求时,很乐意付出举手之劳,使平凡显得不平凡,甚至伟大了。《义务服务邻里30多年》的报道犹如一面镜子,对照着我们去学习去反思去行动,只要社会和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吝啬,都应自觉地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点爱心,以凡人的善举,让平凡变得不平凡,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