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副刊作品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月22日 星期

儿时的年


□龚新杰

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童年,我们对过年有强烈的期待,这种期待在进入腊月后就已潜滋暗长了。喝了腊八粥,年味越来越浓,惹得那颗骚动的心完全不能放在学习上。好不容易盼到学期结束,领了通知书回来,成绩好坏很快被年味融化了,我们一个劲儿地疯玩:打四角,弹弹子儿,打陀螺,都是喜欢的游戏。

过了廿三,家家户户便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首先是置办年货。那时家里穷,但少不了要买几挂鞭炮,大肉也要割不少。有钱人家还要买各色糖果、瓜子、花生和水果。为此,今天去集市,明天上县城,乐此不疲。其次还得蒸蒸馍,花卷、包子、馒头等。我那时负责烧火。为早点出去玩,便问母亲还得蒸几锅,或者是不是蒸了这锅便没了,这便犯了忌讳,免不得要受几句训斥。

除夕到了,过年的高潮来了。上午贴门画春联,秦琼和敬德威武的画像使满院生辉,年味更浓了。下午三四点,鞭炮声便此起彼伏,一直响到深夜。饺子出锅了,父亲盛了第一碗,庄重地端着站在院子里,祈求老天爷来年风调雨顺。我吃了饺子,便和小伙伴们相约去拾鞭炮,把兜里装得满满的。有时误捡了还燃着的鞭炮,在手里炸一下,顿时手便麻木了,现在想想还是挺危险的。捡来的鞭炮有引线的就放了,没有的便把火药剥出来“呲大花”。有几个小伙伴热衷于自己裹炮,书没有念完便卷成了炮筒子,少不了被家长一顿胖揍。

大年初一早晨,免不了被鞭炮声叫醒。穿上母亲辛苦一冬做的新衣服、纳的新布鞋,觉得格外神气。早饭除了水饺还有蒜菜:豆腐、肉片、白菜、菠菜,胡萝卜等,满满一大盘,在锅里蒸过了,浇上用香油、醋、盐调制的蒜汁,吃起来很爽口。老人说孩子吃了蒜菜便会算账了,人也变得聪明,父亲便鼓励我多吃。如今我觉得自己算账并不快,也不聪明,或许就是当年吃蒜菜较少的缘故。白天我们或在大街上放炮,或聚在一块玩别的游戏,真是逍遥自在。

从初二开始,之后几天里便是走亲戚的时间。姥姥家是必去的。到了姥姥家,我便和表兄表弟们凑在一起走街串巷地玩,直到中午饭快做好时才回去。大人们便忙着给孩子发压岁钱,一般都是五角一块钱,两块钱的都很少。走一趟姥姥家,往往能得到十块左右的压岁钱,装在口袋里觉得自己很富有,大款似的。但这些钱在口袋里还没捂热,便被母亲软硬兼施给要了去。之后再去别的亲戚家,比如姑姑、舅爷家,意外得到一点压岁钱,便不敢让母亲知道了。这些钱我悄悄地存在小金库里,以备不时之需。

寒假一般在正月初十前后结束。疯玩几天后头脑冷静了些,不得不面对寒假作业。敷衍着完成的,少不了开学被老师训斥一通。写不完的,可能会遭到老师家长多方制裁。

记忆是美好的。批改学生写的关于春节的作文,记忆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因此写下这篇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