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在唐代诗人元稹(779年~831年)简明凝练、情景交融的《樱桃花》中,樱桃花明艳、活泼。
樱桃花繁英如雪,吟咏者众。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的白居易(772年~846年),更是爱诗咏樱桃花。樱桃花,见证着元稹与白居易的情谊。贞元十九年(803年),24岁的元稹与年长他8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此后两人结为好“基友”,常有诗作互赠。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越职言事”;他的母亲因看花而坠井去世,他又著有众多“赏花”及“新井”诗,被说成“有害名教”;这些都成为他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的理由。在赴江州上任的途中,白居易想念五个月前被贬为通州司马的元稹,写了一首《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听闻此事后,当即写下《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白居易在江州读到,十分感动,尤其对“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特有感触。他给元稹回信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而元稹收到白居易信后,又立马回复一诗《得乐天书》:“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足见两人感情之深。
白居易的樱桃花诗,也种类繁多,有怀念友人的,如《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有感怀人生的,如《樱桃花下有感而作》。而且,他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如《吴樱桃》《移山樱桃》等。迟暮之时,他还写了一首《樱桃花下叹白发》,令人枉自嗟呀:“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