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也有时疫防治。有人说,贾府的人多病,是因为爱吃野味。甚至说,贾母给林黛玉吃风腌果子狸,才导致她肺病加重。也有说,王熙凤发现女儿得了天花,马上打点铺盖衣服,和丈夫隔房,堪称“隔离”标兵。这些脑洞,真让人啼笑皆非。
凤姐与贾琏隔房,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小儿发痘疹,流行供奉痘神,比如痘疹娘娘、痘哥哥、痘姐姐等。按照江北的习俗,病房中只能由病儿的母亲和大夫出入,连父亲也要回避,否则是对痘神不敬。因此,贾琏搬到外书房斋戒,而凤姐和心腹丫鬟平儿,随着姑母王夫人,日日供奉痘疹娘娘,照料女儿巧姐。
现实中,前清时期的满族人,常年生活在关外,对华北及南方流行的天花非常恐惧,所以监管更严格,隔离也更彻底。一旦有疫情暴发,必须如实上报,“凡出痘者,一律带出城外二十里居住”,以防在没有抗体的人群中扩散。皇太极、顺治帝曾设立避痘所,以规避传染源。在种痘技术成熟前,皇室幼儿也流行外出避痘。曹雪芹一家,本系正白旗包衣,但迁居长江流域已久,治疗疫病,早已本土化。他笔下的凤姐,得知爱女出痘,虽然紧张,更多的是有条不紊的忙碌。
在贾府,伤风感冒是更常见的流行病,上上下下,不时有人病倒。第五十一回,晴雯得了重感冒,宝玉瞒着王夫人,偷偷请大夫,怕母亲知道了,要让晴雯回表哥家,居住、医疗条件必定大打折扣。所以宝玉只知会了嫂子李纨。李纨小心谨慎,最怕受牵连。此前,宝玉和湘云烤鹿肉吃,有人误以为他们要生吃,李纨急得说:“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哪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知道实情,又说:“仔细割了手,不许哭!”哪里像慈爱的长嫂,分明是急于撇清自己的保育员。得知晴雯感冒,她干脆来个两面光:“两剂药吃好了便罢,若不好时,还是出去为是。”“沾带了别人事小,姑娘们的身子要紧的。”
贾府的隔离措施,是双重标准。仆婢染病了要送出去,以免过给主人,而主人生病,则是另一种情形。第五十五回,来做客的湘云,“因时气所感,亦卧病于蘅芜苑,一天医药不断”。湘云是贾母的亲戚,没人敢把她送回史家隔离。
心怀亲情和温情的红楼人,往往不畏病魔。宝玉对病中的晴雯,全力守护。巧姐儿染上天花,凤姐一直陪护,毫不担忧得了天花会毁容。第五十三回,邢夫人得了火眼,她无儿无女,缺少母性,平素待晚辈冷淡挑剔,而她的庶女迎春、侄女岫烟温柔敦厚,依旧悉心侍疾。有肺病的黛玉,也一直访客不断。
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