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4月17日 星期

幸福源于好心态


面对晚年,有的老人兴致勃勃地享受夕阳红,有的老人自怨自艾感叹一生挫折。性格和心态,会很大程度影响人的幸福感。

成熟型

此类老人感觉自己一生收获很多,较有成就感,也能理解现实,珍惜当下。他们既不为过去烦恼,也不为未来担忧,顺其自然不强求。通常,成熟型老人待人接物让人感觉明事理,周围的人也愿意和他们相处。所以,成熟型老人一般拥有良好的社交圈,身心较健康,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会低一些。

安乐型

这种性格的老人悠闲自得,对环境比较适应,但不常参加社会活动。这些老人年轻时工作、生活较为安逸,但是本身较为内向。生活中,这类老人通常不爱麻烦别人,但是家人也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关心。子女应多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多与他们聊天,或带父母去旅游。可以帮父母报名参加老年大学,参加社区老年活动。

防御型

不易信任他人、事必躬亲、习惯在忙碌中找成就感是此类老人的最大特点。这种性格的老人由于经历过艰苦时期,习惯什么事都自己做。这类老人,只要孩子在身边,不论多大年龄,都会对孩子照料有加。与这类老人相处,可能会比较省心,因为他们习惯帮身边人打理一切。老人容易过度劳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较高。学会享受生活,是这类老人所需要的。

易怒型

这类老人很难接受变老的事实,过分关注未实现的目标。易怒型老人一般年轻时就比较极端、易怒、暴躁,不擅于调节情绪,做事不考虑后果。然而,这种突发性的情绪对身体伤害很大。有心理学家通过病例分析发现,生气1个小时造成的体力与精神消耗,相当于加班6个小时。人的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会导致血压升高、胃肠紊乱、免疫力下降等。此类型老人,意识到不良情绪后要尽快排解。

自责型

与易怒型老人相反,自责型老人往往把不满转向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类型的老人可能因为幼年生长于严厉的家庭环境中,或遇到过比较强势的老师、上司,以至缺乏自信,易过分关注失败。特别是退休后,突然空闲下来,缺乏成就感,这类老人更需要周围人的关爱。家人应鼓励老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需要、被认可。在和老人相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多鼓励老人对生活进行自主的选择和控制,而不是事事包办。

据《文摘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