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是大事。然而,在对待粮食这件事情上,有组数据不看不知道,一看实在是触目惊心。
城市餐饮浪费超出你想象
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这份报告对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城市尝试开展了长达5年的追踪研究。
其中一组调研数据显示:城市餐饮业人均浪费量为96克每餐,浪费率为11.3%;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学生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4个城市游客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每人103克,明显高于当地居民食物浪费量的每餐每人88克。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餐馆食物浪费量较高,原因在于朋友、商务聚会比较多。这两种就餐类型在点餐中往往更加注重“面子”而不是“肚子”。
另外,这类聚会就餐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酒水饮用,减少了其他食物的食用,往往导致食物浪费现象更为严重。
这份报告还显示,中小学校园食物浪费问题也相当严重。某大型城市中小学生的食物浪费量明显高于城市餐饮业的平均水平。各种供餐方式中,盒饭食物浪费最为严重,浪费量高达每餐每人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三分之一。
而这只是在消费环节产生的粮食浪费。早在2014年,《经济日报》就曾报道,我国因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环节存在的浪费现象,每年损失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的口粮。
浪费的仅仅是粮食吗
我们每年浪费的粮食,仅仅是粮食这么简单吗?绝对不是!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卢思骋在谈及食物浪费对环境的影响时说,全球现有农业生产使用了70%的淡水资源、33%的土地和30%的能源,排放了20%的温室气体。我们用这样的环境代价生产出来的食物,却又大量在餐桌上给浪费掉了。
也就是说,食物浪费不仅仅意味着食物本身的浪费,更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土地、能源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无效消耗,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