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药代煎以及成品中药煎剂的普及,很多人省去了自己煎煮中药的麻烦。很多人拿着煎煮好的中药,下午空闲下来就用热水热一热喝。其实,这种在随意时间点服用中药的做法可能影响药效。
时间影响药效
药学专家表示,服药方法是否恰当,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服药时间同样很重要,有的药物因其本身特性的要求,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服用才能发挥效果。
服中药要选对时间点,这样可以顺应人体的原有节律的生理变化,充分利用体内积极的抗病因素而增强药效,还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服药时间不当,扰乱人体生理节律,可能产生或加大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为发挥中药的最佳疗效,不可忽视中药择时服药,若把握不准服药时间,则可以咨询中医师或者药师。
掌握几个时间点
专家表示,服药时间宜根据病位上下、病情轻重、药物剂型、病证特点来决定。而普通人所关注的何时服用,主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时间点即可。
清晨:宜服补肾药、行水利湿药、驱虫药及催吐药。
午前:宜服发汗解表药及益气升阳药。
午后或入夜:宜服下泻药。泻下药不宜在午前服用。
入夜:宜服滋阴养血药。古人用六味地黄丸养阴有显著特点,强调入夜时服用;当归六黄汤医治阴虚盗汗,亦主张入夜时服用。
夜卧:宜服安神药;缓下剂宜在睡前服用,有利于次日清晨吸收。
按饭前饭后服用
饭前服:多数食物会对中药的吸收产生影响,饭前胃处于空虚状态,利于药物进入胃肠道吸收,补虚药宜饭前服。
饭后服:有些药物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健胃消食药以及对胃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用。据《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