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文博
11月7日,漯河晚报“暖冬行动”正式启动,至今已经一个月了,在本报记者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部分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暖,一些受助对象专门写了感谢信或发来短信等,以示感激。
据了解,漯河晚报“暖冬行动”为贫困家庭送去了米、面、油、棉衣、棉被等物品,目前仍在持续进行中。11月底,记者收到了一封来自临颍县王晓燕的邮件,信上表达了对漯河晚报“暖冬行动”小组的感激之情。
王晓燕的二姥爷和三姥爷家在临颍县三家店镇崔庄村,一位今年80岁、一位78岁,兄弟俩都终身未婚,相依为命,生活比较艰难。前年,弟弟胯骨骨折,平日活动需要坐轮椅,日常生活由哥哥照顾。在了解情况后,漯河晚报“暖冬行动”小组将他们纳入了此次活动中,11月16日,爱心人士跟随漯河晚报“暖冬行动”小组,一起为两位老人送去了米、油、棉衣、棉被、收音机等。“二姥爷和三姥爷都特别高兴,让我帮忙写了这封感谢信,谢谢你们让老人家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王晓燕感激地说。
除了王晓燕,记者陆续接到了来自源汇区马路街街道八一路社居委、市民孙玉梅和其他市民的感谢短信和电话。“漯河晚报‘暖冬行动’做得特别好,落实到了实处,谢谢你们。”孙玉梅说。表达感激之情外,他们也为“暖冬行动”送来了祝福,希望“暖冬行动”能顺顺利利、长久地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