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桑榆晚晴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
遭遇变故 不离不弃
七旬夫妇用行动诠释爱情真谛

老两口每天一起散步,日子过得很悠闲。

今年74岁的李振利和71岁的郭篇,牵手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见面就结了婚,如今已经相伴50年。

和当下年轻人每天甜言蜜语充满仪式感的爱情不同,他们的爱情始于婚后,源于柴米油盐。50年来,无论贫穷、疾病,他们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1

经人介绍 二人一见钟情

李振利和郭篇是临颍县大郭镇陈策村人,10月19日,记者见到他们时,郭篇正在给李振利的假肢穿鞋子。李振利坐在一个小凳子上,伸出自己受过伤装了假肢的腿,郭篇弯着腰,吃力地给他套着鞋子。“要不取下来穿吧!”“你先不要用劲,马上就好。”他们的动作和语言的交流,让人想起了《最浪漫的事》这首歌。

时间回到1968年,李振利和郭篇像当时大多数农村青年人一样,在媒人的介绍下见了一面,双方家长感觉合适,就给他们定下了婚事,第二次见面就结婚了。“第一次见面,看他长得精神,人也实在。当时我悬着的心就放下了,暗自决定这就是要嫁的人。”“我第一次见她,感觉她热情、爽快,可喜欢。”谈及第一次见面的感觉,两位老人羞涩地说。

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李振利和郭篇也算是一见钟情。在物资匮乏的当时,没有嫁妆,没有迎亲车队,连结婚穿的新棉袄都是借来的。就这样,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了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2

遭遇变故 妻子不离不弃

李振利从十几岁开始,就喜欢看别人修理东西。只要见到有人修小家电、修车,他一定会在旁边看,慢慢地自己也学会了一些维修技术。婚后,李振利更加努力地干活,照顾家庭。后来,生产队队长让他去村里开拖拉机并负责维护。“干上了喜欢的事,我当时可高兴了,谁知道会葬送自己一条腿。”李振利告诉记者,1972年5月份,正值麦收季节,他修理拖拉机时发生意外,左腿绞进机器,被迫截肢。

突如其来的不幸,让全家人陷入悲伤。在外人看来,当时才25岁的郭篇应该不会再跟李振利过下去,即使不离开这个家,以她瘦弱的肩膀也承担不起家庭的重担。但让亲邻惊讶的是,在李振利截肢后,身体瘦弱的郭篇竟表现出惊人的能干。顶着外人异样的目光,郭篇忍住悲伤,在病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李振利,帮助他康复,装上假肢,重新站了起来。在郭篇的鼓励下,李振利很快从截肢的阴影里走出来,在路边支了一个修车摊补贴家用。

3

历经艰辛 二人携手同行50载

随着三个孩子的陆续降生,仅靠李振利修车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郭篇意识到需要为家里寻找新的出路。从小家境贫困,郭篇没有上过学,不过她有一双巧手,会裁剪衣服。一些新样式的衣服她只要看上一遍,就能照着做出来。所以,她经常帮亲戚、邻居裁剪衣服,深受大家喜欢。

改革开放后,她借了400块钱买了一架缝纫机和锁边机,在家里开起了裁缝铺,李振利跟着打下手。那时,郭篇裁剪的衣服在十里八村都很有名。夫妻俩或拉着缝纫机到周边村庄的集市上给人裁剪衣服,或者郭篇在家里做衣服,李振利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样一干就是近30年。后来,随着裁剪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加上子女都参加工作,他们就把生意停了下来。

“当时,他截肢以后,很多人都说我不会再跟他过了,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这个家。”郭篇说,现在子女都成家立业。他们不用再为家庭奔波了,闲下来后,没事就剪剪纸,每天一块散散步,日子过得很悠闲。

“虽然父亲行动不便,但因为父母很勤劳,我们姐弟几个都没有受什么苦。凭着父母的一双手,如今,我们都大学毕业,各自成家。母亲不放心父亲一人在家 ,所以她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家。两人一辈子没有说过一个‘爱’字,却相互扶持,共同撑起一个家。”谈及父母的爱情故事,李振利的儿子告诉记者。

“夫妻相处都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最主要的就是要‘忍耐’。既然选择成个家,就要在问题、矛盾出现时忍住,不能离心。”回顾一起走过的半个世纪,两位老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要善待对方,遇事多忍让。”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