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春分节气。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保健养生时也要顺应节气的特点。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晶建议,此时节,天气虽然转暖,但昼夜温差较大,乍暖还寒,建议做到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适运动、畅情志,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宜“吃春”养生
关于春分前后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所谓“吃春”,既是指要在春天吃适宜养生的食物,也是指要多吃时令季节的果蔬。春天可食用的春芽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春季也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最嫩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适合在春季多吃的蔬菜还有菠菜。虽然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佳,对解毒、防春燥有益处。
此时还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初春肝气盛易伤脾,适量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可以养脾,最好做些大枣粥、山药粥等食用。
大寒大热的食物要少吃
这个时节的饮食也要讲究平和,可以根据食物寒热温凉的不同性质,来帮助我们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总体的原则是,大寒大热的食物要少吃,食物多样。
“由于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春季食补养生还应注意食物的阴阳互补,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添加葱、姜、酒、醋等温性调味品,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在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类食材时,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可达到阴阳补的目的。”
春分时节最大的特点多风干燥,很多人常被咽喉疼痛、口臭、便秘等上火症状困扰。对此则应适当多吃点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蜂蜜、梨、香蕉、百合、白萝卜等。
讲究“春捂秋冻”
吴晓晶建议,除饮食调理外,春分时节人们的作息起居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养生环节。主张此时节宜早睡早起,在庭院或环境好的自然环境中慢慢散步。
另外,春分时节,不建议做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容易导致阳气过于亢盛,大汗淋漓的状态易致阳气外泄,这些都是不利于养生的。人们应该顺应向上升腾的感觉,既不要损伤阳气,又不能使阳气过亢。由于晚睡导致晚起、久卧的过程也是耗气的过程。
另外,此时节养生还要讲究“春捂秋冻”。所谓“捂”不是要大汗淋漓,春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增减衣物以顺应节气的变化,适当保暖即可。
据《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