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民警送老人回家#日前,宁波海曙石碶派出所的民警刘宽适在值班时,发现一名老太太迷路,本想用警车送她回家。不料,老太太愣是不肯上车,并多次重复“要付车费的,我不坐”。不得已,前段时间腿部刚做了手术的刘警官,跟在老人身后走了40多分钟,最终把她平安送回家。
点评:虽然老人的行为让人有点难以理解,可是面对百姓,公职人员就应该有包容的情怀,有足够的耐心,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百姓。民警用步子丈量出为民情怀,希望公职人员都有这样的情怀。
@钱江晚报:#小学生“出口成脏”# 最近,一篇题为《脏话风波》小学生作文引发关注。作文讲述的是班里的一种不文明现象——讲脏话的同学越来越多。记者调查发现,小学生爱说脏话较为普遍,一般三年级会冒出苗头。
点评:小学生爱说脏话,从成长角度来看,或许“是发泄内心情绪、挑战权威的一种方式”,但追根溯源,其实还是外部社会、成人世界脏话不断污染的结果。小学生避免说脏话,板子不能光打在孩子身上,还要反躬自省,家长是不是常爆粗口?灰色文化是不是入侵孩子心灵?网络空间是不是清朗?
@央视网:#公厕扫码送纸# 近来许多商场、景区、医院在厕所引进了扫码取纸机,顾客打开微信扫描厕纸筒上的二维码,一个页面就会跳出请求获得昵称、头像、地区、性别等信息,然后点击允许,页面跳转至一个微信小程序,同时厕纸筒开始向外吐纸。
点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免费厕纸实则是一种营销手段,表面来看扫二维码就送厕纸,大大方便了如厕的市民,是双赢的结果。实际上,这是运营者在进行流量精准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