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6月14日 星期

“刷脸”支付须筑牢安全基石


□杨玉龙

记者日前采访多个业内人士了解到,人脸识别借助深度学习的应用与发展,识别通过率明显提升,而结合一些其他的辅助身份认证手段以及大数据分析手段,能够较大程度地确保交易的安全性。不过,人脸等生物信息的隐私安全问题也引发了关注。业内人士也呼吁,应该加快制定和出台适应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据《经济参考报》)

“刷脸”支付所带来的便捷性与时尚感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也引发公众对支付安全的担忧。比如,此前有媒体就指出,目前刷脸支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存在失误率;二是只要数据被采集、上网,就可能存在被破译和盗取的风险。可见,即便是失误率不高,也会给个人造成一定损失。

“刷脸”支付虽有着良好前景,但笔者以为,须筑牢安全基石。一则,借力技术手段。比如,业内人士表示,“双胞胎”确实属于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因此银行才多会通过一些辅助认证、交叉认证的方式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其实,对于技术问题公众虽是“门外汉”,但银行和支付机构却应通过技术改进修补安全漏洞。

二则,借力非技术手段。比如,面对“隔空盗刷”问题,银联已明晰赔付政策的“风险全赔付”原则。而支付宝则是采用保险兜底的方法,来解决盗刷风险的。对于公众,面对“刷脸”支付尤为担忧的就是盗刷,如果有着相应的赔付机制,无疑会提升支付安全感。

最后,消费者应增加防范意识。对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个人而言,应认识到,每个人都近乎“透明”,只要上网,网络轨迹都可以被辨识,这是无法避免的时代趋势。这也就意味着,一方面个人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面对新鲜的事物,勇于尝试虽可,但遭遇到权益侵害时,也应及时依法维权。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