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随着气温节节攀升,各种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能够健康、安全地度过这段时间?专家教您六个防暑降温妙招。
风扇,降温要比空调好
空调可以迅速降温,但常吹空调会影响人体排汗功能。排汗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降温过程,长期待在空调房中,人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就会降低,中枢调节能力下降,会引发各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用风扇来降温。还可以多开窗,加速空气流通也有助于降温。还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吹空调,也不要整日整夜地吹,可以开一会儿再关,温度也不要调太低,保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
绿茶,补水同时能去火
伏天气温高,人体容易脱水,因此补水时,可以选择喝点绿茶。绿茶不仅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其中所含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对人体流失的电解质进行迅速补充,进而维持体液的动态平衡。此外,绿茶能够消除倦意,提神醒脑。同时,也可以喝点淡盐水、吃西瓜等方式来补充水分。
棉质衣裤,排汗能力强
棉质衣服不仅舒适、柔软,吸汗能力也强。所以,伏天穿棉质衣服可以加速吸收身体排出的汗水,迅速带走体内热量,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衣服不宜太紧,宽松的衣物也能让汗液迅速离开体表。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可以选择颜色较浅的衣服,如白、浅黄、淡粉、浅蓝等颜色。睡觉时,不要赤膊,要身穿睡衣,这样可以护好腹部,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此外,不是穿得少就一定凉快,当温度高于37℃的时候,皮肤反而不能散热,还会吸收外界的热量,所以,夏季男性不要赤膊出门,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绿豆,祛湿又健脾
伏天湿热较重,容易导致脾虚,要注意健脾护脾。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绿豆有健脾的功效,可以适当喝些绿豆粥。绿豆煮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食疗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此外,应适当多吃些蔬果。
温水澡,消暑胜过冲凉
天气热,不少人会选择直接用凉水洗澡降温,其实这并不是正确做法。伏天气温高,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代谢速度也较快,直接冲凉,会导致皮肤表面温度骤降,毛孔关闭,血管骤缩,体热无法散出。洗完后不仅不能起到解乏的作用,还可能让人四肢无力、肩膝酸痛,甚至诱发关节炎和慢性肠胃炎。因此,伏天最好还是洗温水澡,水温在35℃~37℃最佳。
游泳,最避暑的锻炼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这里推荐游泳运动,因为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出数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此外,夏季在运动时间上也要有讲究。在气温较高、阳光较强时在户外运动,不但容易被晒伤,还会增加中暑、脱水等风险。因此,最好选择一早一晚到户外运动,即清晨和傍晚,这时气温相对较低,阳光也不那么强烈。运动期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每隔10到15分钟,饮用100~150毫升的水。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