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魏国军队,为区分每名士兵在战阵中的位置,采用佩章制度。
魏左军用苍(青色)旗,士兵戴苍羽,右军用白旗,士兵戴白羽,中军用黄旗,士兵戴黄羽,以此区分左中右三军。
在左中右三军战阵中的前5行中,每行士兵分别在头上佩戴苍、赤、黄、白、黑5种颜色的徽章。在他们之后的士兵,也以每5行为单位,按照前5行的顺序佩戴不同颜色的徽章,只是分别佩戴在颈部、胸前、腹部和腰部。这样通过士兵佩戴徽章的颜色和位置,就可以确定他在战阵中的位置。
魏军中的步兵分为武卒、奋击和苍头3种。武卒是装备有重甲的精锐步兵,多在战斗中承担突击任务。奋击持长戟,在武卒打开突破口后,他们是冲击敌阵的主要力量。苍头没有头盔,以青巾裹头,主要承担后卫、迂回和配合武卒、奋击对敌进行追击等任务。据《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