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其病因很多,除用眼过度和衰老因素外,多种药物也会导致眼干。
痤疮药。痤疮特效药异维甲酸的药理是,降低某些腺体的油脂分泌量,从而治疗痤疮。该药同时可导致眼部腺体油脂量减少,进而刺激眼睛、眼皮,加重眼干。
抗抑郁药、抗帕金森药和安眠药。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阻断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在治疗过程中,眼睛通过释放泪液缓解眼干的神经传导信号会被阻断,从而导致或加重眼干。
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可用于治疗花粉、动物皮屑或霉菌过敏,缓解发痒、打喷嚏、流泪流鼻涕等症状。但这些药物也会导致眼泪减少,引发眼睛干燥、瘙痒、发炎或异物感。
部分降压药。常见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可阻止身体对肾上腺素的反应,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但其一大副作用是降低角膜敏感性,进而抑制泪腺刺激、减少泪液分泌。
滴鼻剂。感冒、流感或过敏导致鼻塞时,可能需要使用含去氧肾上腺素、伪麻黄碱和羟甲唑啉的滴鼻剂(鼻减充血剂)。它们在消肿通气的同时,也会像抗组胺药一样导致泪液减少,眼睛干涩。
专家表示,一旦患者发现用药导致眼睛干涩,最好及时就医,切勿擅自停药,以免发生更大危险。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