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副刊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4月1日 星期

教儿子读诗


□安小悠

元旦那天我曾许下“宏愿”,并书之于洗漱台镜子上方时刻提醒:2020年,读诗和习字一日不可荒废。

通常用流行的说法,我是个佛系妈妈,对待儿子完全“顺乎天性,顺其自然”。但儿子已六岁,九月份要入小学。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学习是要抓一抓了。尤其是疫情困守在家不能上学,更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身体健康,一手抓学习不荒。

幼儿园不上网课,但老师每天都会在班级群里留作业。除此之外,我拿出《唐诗三百首》,要求他每天背一首。其实从去年年初开始,背诗计划就开启了。但终归是我偷懒,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效不佳。

他乐意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对于背诗,他觉得是附加劳动,是我对他的“剥削”。起初,他会讲不背书的各种理由,或千方百计“偷工减料”,今天背一句?两句?我不说话,他知道这是不同意,顿感万分委屈,眼泪嵌在眶中打转。我看着于心不忍,极想立刻恢复往昔温柔的慈母形象,同时又十分矛盾,一方面想让他快乐玩耍,另一方面又想让他刻苦上进,这难道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吗?

好在坚持下来,他已养成习惯,有时甚至不用我督促。为激发他的背诗热情,也便于巩固复习,我们玩飞花令。在背过的诗中,每天一个主题,例如“风”“花”“雪”“月”“山”“楼”等,或以作者为主题。有时他全背,有时我们接龙。他最喜欢孟浩然的诗,尤其喜欢《过故人庄》,不仅熟背,还会改写。比如喝菊花茶时,他举起茶杯,故作深情地诵出“待到重阳日,还来喝菊花茶”,再“干杯”,一饮而尽。这真是小孩子的纯真。我不知道他是因孟浩然而爱上菊花茶,还是因菊花茶而爱上孟浩然,也许二者并无区别,反正他每天都要喝上几杯菊花茶。

付出就有收获。前天老师让写“长”字并组词,他当然会组“长江”“长大”,没想到他竟组了“长安市上酒家眠”,看我惊呆的神情,他眼珠一转,又来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我简直要为他鼓掌,忍不住亲他一口。还有上周末,我带他去河堤玩耍,沿岸“轻盈春柳能眠”,我牵着他的小手走过,风来时,他感慨“大风起兮云飞扬”,看到小鸟从树丛飞出远去不见,他顺口而出“黄鹤一去不复返”。啊!那语气充满童真的惊喜。他记住诗句,却不解其意。但我亦为他骄傲,不由得将他的手攥得更紧些。

古人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年少时只知其句,对于其中的深情近日才初有体会。所谓岁月情深,大抵如此吧!教孩子读诗,培养他以“诗心”对待生活,是我送给他终身的礼物。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